日本電影與日本文學(一)
1998年末,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的《電影欣賞》雙月刊,在第96期(11-12月)推出「日本文學與電影」專題,以配合資料館上映的盛大節目:50部改編日本文學作品的日本電影。喜愛日本文學及電影的觀眾,都會感到興奮,既有一個觀賞佳片的難得機會,又有值得收藏的電影刊物可供參考。
專題的第一篇文章、策劃人張昌彥所寫的〈三百年與五十年之間:漫談日本文學與電影〉(頁15-22),依次介紹了溝口健二的《阿遊大姐》(1951,香港譯名《阿遊小姐》)、《西鶴一代女》(1952)、《雨月物語》(1953)和《近松物語》(1954),黑澤明的《羅生門》(1950)、《椿三十郎》(1962,香港譯名《穿心劍》)、《紅鬍子》(1964,香港譯名《赤鬍子》)與《電車狂》(1970,香港譯名《沒有季節的小墟》),成瀨巳喜男的《飯》(1951)、《稻妻》(1952,香港譯名《閃電》)和《浮雲》(1955),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1953),木下惠介的《二十四隻眼睛》(1954)和《如野菊般的妳》(1955,香港譯名《卿如野菊花》),澤井信一郎的《野菊之墓》(1981),稻垣浩的《宮本武藏》三部作(1954-56)和《無法松的一生》(1958),市川崑的《弟弟》(1960)、《細雪》(1983)與《緬甸的豎琴》(1985),小林正樹的《人間的條件》(1959-61)和《怪談》(1964),鈴木清順的《陽炎座》(1981),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1983)與《黑雨》(1989),勅使河原宏的《砂丘之女》(1964)、《利休》(1989)和《豪姬》(1992),五社英雄的《鬼龍院花子的一生》(1982),熊井啟的《海與毒藥》(1986),篠田正浩的《心中天網島》(1969)與《長槍權三》(1986,香港譯名《槍聖權三》),小栗康平的《泥河》(1981)和《死之棘》(1990),西河克己的《伊豆的舞孃》(1974)與《春琴抄》(1976),森田芳光的《之後》(1985,香港譯名《其後》)、《廚房》(1989)和《失樂園》(1997),野村芳太郎的《埋伏》(1957)與《砂之器》(1974),以及三村晴彥的《天城山奇案》(1983)等名片。
《紅鬍子》(香港譯名《赤鬍子》)
林水福的〈觀賞前有關閱讀的消息:簡介日本文學〉(頁23-29)論及十多位文學作者,包括井原西鶴、近松門左衛門、上原秋成、泉鏡花、夏目漱石、森鷗外、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井伏鱒二、安部公房、遠藤周作、吉川英治、松本清張和吉本芭娜娜等,另外還評述了遠藤周作的《海與毒藥》(1958)、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1935-39)與吉本芭娜娜的《廚房》(1987)這三部原著小說。
橫路明夫作的〈文學的故鄉:伊豆的舞孃與景色〉(頁30-31)認為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的舞孃》就整體而言,是一部遵循原著,並獲得不同境界的電影。范健祐的〈黑澤明和山本周五郎〉(頁32-34)分論了《椿三十郎》、《紅鬍子》與《電車狂》後,指出《電車狂》是導演黑澤明最忠於山本周五郎原著的一部電影。井手雅人原作、蔡宗明譯的〈卯上原著,還是產生共鳴?:以《紅鬍子》與《五瓣之椿》的改編為例〉(頁35-38),說明《紅鬍子》的原著,「由八段各自獨立的小故事組成,劇本主要採用的,是其中的三段;劇本的後半,被原著所沒有的情節佔去大部分。」(頁37-38)而「電影《紅鬍子》是黑澤明的紅鬍子,絕非山本周五郎的紅鬍子。」(頁38)至於野村芳太郎的《五瓣之椿》,「尤其是最後──從第121場以後,是不見於原著之中的。」(頁38)
姚立群的〈臨摹《放浪記》〉(頁39-46)和他訪問二木禾口的〈泯滅自我以釋放自我:從日本的文學傳統到林芙美子小說〉(頁39-46)這兩篇,皆聚焦於林芙美子的小說創作,並附錄了從1924年到1951年的〈林芙美子作品出版年表〉(頁47)。劉蔚然的〈童言無忌,性的人間:關於森田芳光的幾則情欲對話〉(頁48-53)主要評述森田芳光的《之後》和《失樂園》。也是她寫的〈逃脫戴達勒斯的迷宮:《砂丘之女》隨想筆記〉(頁54-62)多借題發揮,提到著名寫實文學風格的作家柳田邦男為次子洋二郎的自殺而寫下的扎記《犠牲》,日本作家安部公房與大江健三郎,音樂家武滿徹,歐洲作家卡夫卡與卡繆,以及蘇聯電影導演塔可夫斯基等藝術家。
除了以上九篇文章外,另有洪雅文整理的〈日本文學與電影片目〉(頁112-119),羅列了從阿部豐到渡邊祐介共131位導演約625部改編自文學作品(漫畫除外,不限小說、戲曲、單篇散文)的電影,「雖以地毯式搜索方式建構而成,然因資料不足,缺漏繆誤難免,盼各界指正。」(頁112)根據這個片目,作品最多的前五位導演是成瀨巳喜男(23部)、市川崑(電影23部,小說22部,因曾重拍《緬甸的豎琴》)、中川信夫(20部)、豐田四郎(19部)與增村保造(17部)。僅有一部電影的導演共有34位,其中最有名的是小津安二郎,他名下只有一部《彼岸花》(1958,原作里見弴)。這其實是一大缺漏。小津安二郎在戰前常用不同的筆名自撰電影的故事,但他的《東京合唱》(1931)的劇本是抽取北村小松的《小市民街》(1930)中幾個短篇的眾多情境糅合寫成的。在戰後除了《彼岸花》外,他改編文學原著的電影還有《晚春》(1949,原作廣津和郎)、《宗方姊妹》(1950,原作大佛次郎),以及里見弴原著的《秋日和》(1960)三部,所以小津名下應有五部電影。另外131位導演全是男性,顯然遺忘了戰後的第一位女導演田中絹代。1955年6月16日台北上映了田中絹代導演、森雅之與久我美子主演的《悲戀》(1953),原著是丹羽文雄的小說《戀文》。田中絹代所導演的六部電影,除了《悲戀》(香港譯名《戀文》),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還有以下四部:《永恆的乳房》(1955,原作若月彰、中城富美子)、《流亡王妃》(1960,原作愛新覺羅浩)、《只有黑夜的女子》(1961,原作梁雅子)和《阿吟小姐》(1962,原作今東光),故田中絹代名下亦會有五部電影。
《悲戀》(香港譯名《戀文》)
洪雅文的〈日本文學與電影片目〉的疏略之處,亦見於市川崑的條目,因為被收錄的電影雖然有23部,但被遺漏的卻有以下30部:《花開》(1948,原作野上彌生子)、《三百六十五夜》(1948,原作小島政二郎)、《銀座三四郎》(1950,原作富田常雄)、《熱泥地》(1950,原作木村莊十)、《無國籍者》(1951,原作高見順)、《邦加灣獨唱》(1951,原作金貝省三)、《幸運先生》(1952,原作源氏雞太)、《摸腳的女人》(1952,原作澤田撫松)、《各種各樣的手段》(1952,原作京都伸夫)、《青色革命》(1953,原作石川達三)、《青春錢刑平次》(1953,原作野村胡堂)、《愛人》(1953,原作森本薰)、《關於我的一切》(1954,原作菊田一夫)、《有關女性的十二章》(1954,原作伊藤整)、《青春怪談》(1955,原作獅子文六)、《心》(1955,原作夏目漱石)、《東北的神武們》(1957,原作深澤七郎)、《女經・第二話》(1960,原作村松梢風)、《少爺》(1960,原作山崎豐子)、《我兩歲》(1962,原作松田道雄)、《雪之丞變化》(1963,原作三上於菟吉)、《犬神家一族》(1976,原作橫溝正史)、《毬謠魔影》(1977,原作橫溝正史)、《獄門島》(1977,原作橫溝正史)、《女王蜂》(1978,原作橫溝正史)、《醫院斜坡上自縊之家》(1979,原作橫溝正史)、《阿嫻》(1984,原作宇野千代)、《映畫女優》(1987,原作新藤兼人)、《竹取物語》(1987,原作為平安前期物語,作者不詳)、《阿房》(1993,原作山本周五郎)。由此推論,其他一些導演的名下肯定會有可以補充的片目。1998年迄今已過了四分之一的世紀,我們殷切期望有一份最新和更詳盡的〈日本文學與電影片目〉。